新华社长沙10月10日电(记者帅才)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对家长而言,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核心在于“早发现、会应对”。心理专家提醒,孩子的心理健康如同“心理免疫力”,日常关注与理解,是预防心理问题的关键。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识别不良情绪,通过家庭干预、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湖南省儿童医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医师胡文静介绍,近年来,医院收治的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儿童有所增加,其中部分青少年儿童出现了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沉迷手机等问题。有一些家长并没有及时识别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有些家长将孩子的“抑郁倾向”当作“矫情”,把“多动症”视为“调皮”,把“手机依赖”归因于“叛逆”,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胡文静提醒,如果家长或者老师发现孩子出现情绪低落、对喜好事物失去兴趣的状态持续超过两周,或者出现上课走神、拒绝社交、自伤行为,或者发现孩子频繁说“我没用”“活着没意义”、频繁喊头痛、胃痛却查不出生理病因,要引起重视,及时和孩子沟通。
“当孩子出现情绪低落时,家长的理解非常重要。不要评判孩子的情绪,也不要指责孩子,要充分理解孩子,并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胡文静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不良情绪,家长可先在家开展两项干预:一是陪孩子写“情绪日记”,每天花5分钟让孩子用太阳、乌云等图案画心情,家长仅倾听不评判;二是每天进行10分钟“无手机陪伴”,陪孩子聊天、看书甚至发呆,给孩子的不良情绪创造“疏导口”。如果发现这些干预都无法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干预。
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771772?docid=12771772&newstype=1001&d=1350182&channel=weixin

2025-10-30
2025-10-30
2025-10-30
2025-10-30
2025-10-30
2025-10-30
2025-10-30
2025-10-30
微信服务号
患者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