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日“2025安贞先心病与肺动脉高压交流会”专场在长沙落幕。会议由北京科创医学发展基金会主办,湖南省女医师协会、湖南省儿童医院联合承办,国家标准化肺血管病中心、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国内外30余位顶尖专家与150余名心血管领域骨干同场论道,围绕“精准、前沿、实战”三大关键词,奉献了一场全链条、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精准诊断:基因突变不再“雾里看花”
上午,大会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院长肖政辉的欢迎辞中启幕,北京安贞医院顾虹教授主持。美国科罗拉多儿童医院Marry Mullen率先开讲,依托最新国际队列数据,锁定与肺动脉高压相关的关键基因变异,为中国患儿绘制“精准诊断路线图”;Dunbar Ivy、Yoshihide Mitani随后接力,分别解读全球多中心药物试验与日本国家肺动脉高压登记组经验,让循证用药“有章可循”。

实战破局:肺移植与多学科联合“双剑合璧”
临床实战环节,陈静瑜团队用数据说话——肺移植病例数超欧美,居全球首位,效果显著;戴辰程、肖云彬、李宇、孟晨、赵顺英四位教授则从心律失常、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影像表型、呼吸共病四个维度,拆解“容易踩坑”的鉴别难点,干货满满。

前沿技术:Fontan-PH、肺动脉去神经术热点“引爆”会场
午后议程进入“高精尖”时段。Wei Li抛出“右室-肺动脉管道修还是换”的决策树,短时间内让复杂选择“一目了然”;Konstantinos Dimopoulos呼吁建立“Fontan服务中心”及徐卓明强调Fontan的规范管理,并提及这类患者靶向药物联合方案的治疗;王琦光分享了成人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治现状;谢渡江、泮思林均谈及了肺动脉去神经术在儿童肺动脉高压的前瞻性研究,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改善,潘欣教授率先聚焦“肺静脉狭窄介入治疗——从狭窄到血栓”的全程管理策略,以鲜活病例解析支架选择、抗凝时机与血栓救援技巧;现场提问不断,气氛瞬间“燃”至顶点。


夜话疑难:“破局”思路
夜幕降临,傅立军、陈智、石琳等五位专家开启“晚间课堂”,先后就反向POTTS分流适应证、儿童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心源性晕厥等临床“硬骨头”授课,现场提问此起彼伏,观点交锋持续到19:00,为本次议程画上滚烫句号。

次日聚焦成人:终身管理、妊娠PAH与MDT成三大爆点
11月2日,会议镜头对准“长大了的先心病人”。张浩院长以《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题开篇立论:先心病不是“一刀治愈”的儿疾,而是贯穿一生的慢病;其最佳医疗场所正是“儿童专科医院的成人先心病服务”——由最熟悉病灶起源的儿童心脏团队把守护延续至成年,才能避免国家级注册数据揭示的“超半数成人先心病失访、右心衰与肺高压悄然叠加”的陷阱,真正实现“谁的孩子谁负责到底”。
Bradly Keller用《法洛四联症全景图》拆解术后多年的随访陷阱;Konstantinos Dimopoulos聚焦“矫正型先心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用循证证据重申:即便解剖已“纠治”,若肺血管病变仍进展,仍需长期靶向药物护航,为“终身管理”再敲警钟。何怡华把母婴安全前置,给自身免疫病患者画出“孕前筛查路线图”。“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专场瞬间升温:张曹进结合多个妊娠案例,详解“孕前评估-孕中监测-围分娩MDT”三步走;曹云山呼吁把艾森曼格综合征综合征“截胡”在艾森曼格综合征综合征前期,早靶向、早逆转;李江用多年肺动脉高压MDT数据证实,多学科协作让平均诊断及就诊时间明显缩短。接下来由罗金文、邓喜成主持讨论,讨论声浪层层加码;11:30,大会在经久掌声中闭幕,“儿童管起步,成人管终身”成为长沙共识。

接近2天的密集输出,与会者纷纷表示“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案走”。大会主席顾虹教授总结:从儿童到成人专场实现了“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的无缝衔接,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先心病与肺动脉高压规范诊疗树立了“湖南样板”。
编辑:李雅雯
2025-11-19
2025-11-19
2025-11-18
2025-11-18
2025-11-18
2025-11-18
2025-11-17
2025-11-17
微信服务号
患者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