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使分贝”计划再注200万元救助湖南50名失聪儿童
2016/03/31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3193
链接:http://hn.people.com.cn/n2/2016/0302/c356337-27850626.html

来自常德2岁8月的小麓麓人工耳蜗第三次来院调整参数 在妈妈怀里开心的后仰-李奇摄
人民网长沙3月2日电 第17个“全国爱耳日”前夕,湖南省儿童医院启动“天使分贝”第二轮爱心救助计划,将有200万元救助50名0-6岁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符合救助条件来院手术的患儿即可享受每人4万元费用减免。
3月3日是第17个全国爱耳日、第4个国际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目前,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听障儿童约为13.7万。每年新增听力残疾儿童达2.3万人,听力障碍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来自常德桃源县2岁8月大的安安是一名极重度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作为首批“天使分贝”爱心计划受助患儿,2015年8月22日,安安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顺利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今年3月安安再次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复诊调机。“我站在身后喊他的名字,儿子会回头找我,过年放鞭炮他好像被吓住了!”安安妈妈欣慰地向医生讲述着儿子的进步。
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陶礼华表示,2015年已顺利完成首批“天使分贝”计划14名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通过定期复查、随诊,目前孩子们都在积极康复中。“2015年2月首位植入人工耳蜗的患儿,现在已经能说6个字的短句了。”
“近年来,医院每年都要接诊约9000人次的耳疾患儿,占儿童耳鼻喉科疾病的10%左右。”陶礼华介绍,要保护好孩子听力首先要从根源开始做好预防。由于引起儿童耳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约50%为先天性因素。有明显耳聋家族史的,要重视优生优育与产前检查。遗传性耳聋可为先天性即出生就存在,也可以是迟发性的,其发病年龄延迟到青春期或成年期;近亲结婚的夫妻间可能携带有相近的致病基因,使子女出现耳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其次是积极防止耳部感染,尤其是婴幼儿期。人体中耳内有一条通往鼻咽部的细管称耳咽管,儿童耳咽管比较短、宽且直,感冒等一些疾病引起的鼻咽部分泌物增多,或当婴儿吐奶或呛奶时,细菌很容易从耳咽管进入到中耳。俗话说五官息息相通,耳朵还常常受到“左邻右舍”的影响,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等疾病发生时,常会并发中耳炎。“耳部感染是导致儿童耳聋的最大杀手。”
“对0-6岁的失聪儿童实施人工耳蜗安放手术,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恢复失聪儿童听力最为有效的医疗手段。”陶礼华介绍,凡被诊断为重度以上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佩戴助听器效果差甚至无效,植入人工耳蜗后,加上规范的后期康复,就能让听障儿童重建听力,回归正常生活。人工耳蜗一旦植入,即可终身配用,但由于安置手术价格较贵,一些家庭承受不起。为让一些贫困失聪儿童恢复听力,湖南省儿童医院推出“天使分贝”爱心计划,希望能帮助失聪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天使分贝”计划第二轮爱心救助于2016年3月2日启动,凡我省年龄在6岁以下的听障患儿,前50名来院手术即有机会享受每人4万元的爱心减免。只要拨打爱心热线0731-85356311、85356371,经过医学筛查,确认手术条件者,就可获得植入人工耳蜗医疗费用减免和免费指导康复的机会。(通讯员 姚家琦 彭湘粤)
陶主任在调机现场-李奇摄
儿童用耳专家支七招
一是做好孕期保健。怀孕期间,准妈妈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禁烟禁酒,从事适当的工作与运动。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接触铅、砷、汞、铊、镉、苯、甲醛、放射线等有害物质。
二是避免孕期宫内感染。许多感染都会导致宝宝的听力异常,如母体感染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行性感冒、巨细胞病毒等可致宝宝感音神经性耳聋;梅毒螺旋体和淋病双球菌也会通过胎盘使胎儿的耳蜗受到损害,造成耳聋。孕期头3个月,是胎儿生长的关键时期,应积极预防病毒、细菌等感染,减少宝宝的听力损伤。
三是选择安全用药。孕期一旦发生感染,要及时进行合理治疗,但一些药物可能引起胎儿听力损伤。因此孕期用药时,应严格遵从医嘱,选用安全有效的品种,禁用耳毒性药物。
四是警惕“水患”。给婴儿哺乳时应避免躺着喂奶,取半卧位哺乳为宜;如果母乳过于充足,可按住乳房控制奶量,以免婴儿来不及吞咽而误入耳咽管;用奶瓶喂奶时,奶嘴孔也不宜太大,吃完奶把孩子抱起来轻轻拍背,使胃里的空气及时排除,避免吐奶。在给孩子淋浴、洗头或带孩子游泳时,注意不要让污水进入耳道内,如果不慎有水进入耳朵,把头偏向该侧、小心牵扯耳廓让水流出。
五是避免意外伤害。教育孩子认识身体重要感受器官及其作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告知孩子每个人的耳朵里都有一些耳垢,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自己会掉出来,不要自行用发夹、耳勺、火柴棍等掏耳朵,这很容易造成鼓膜外伤穿孔,引起耳聋。只有少数人耳道较狭窄才可能出现耳垢堵塞,如果这样也要到医院里取出才安全。有的孩子喜欢打趣、逗闹,将一些东西如豆类、小珠子、小物件等塞入耳内,家长不可随意用工具掏取,最好去请医生掏出异物,并适当治疗以防止进一步伤害。值得家长注意的是,最好避免对孩子扇耳光等体罚,这样亦可能导致鼓膜穿孔,造成听力障碍。
六是避免噪声污染。孩子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过大的声音会刺激损伤稚嫩的听觉器官,开始是听力疲劳,进而引起耳聋。通常普通的谈话声为40分贝,高声说话为80分贝,大声喧哗或高音喇叭为90分贝。80分贝的声音就会使儿童感到吵闹难受;如果噪声经常达到80分贝或更大,儿童会产生头痛、头昏、耳鸣、耳聋、情绪紧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家长应尽量少带儿童到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家庭影院中的音响音量也应适当控制。有些孩子喜欢使用随身听,一要控制音量、二要掌握时间,音量在40-60分贝为宜,60分钟左右休息一刻钟。
七是警惕药物致聋。据有关研究证实100多种药物对听力有影响,有些药物导致的耳聋是可逆的,有些则可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害。聋哑症是感音性耳聋中最严重者,而感音性耳聋的孩子很多是药物中毒造成的。因此,儿童尽可能不用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土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灰黄霉素等抗生素;小心使用保泰松、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解热镇痛药以及利尿剂、抗疟药等。因为这些药物对内耳都有毒副作用,一些药物还可发生变态反应。如果病情特殊必须使用这些药物,应该在密切检测下用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听力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