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是“歼敌”的主力军,是守住医院第一道关口线,在实施紧急救护的同时,站在疫情防控的前哨,坚守着医院疫情防控的安全线。
急救总党支联系院领导刘青松副院长通过多次现场督导、体验急诊科各岗位职责和病人就诊流程,对急诊预检分诊、内、外科就诊流程和核酸采集室工作提出改进意见。急诊科党支部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迅速决策落实五大举措:
一是严格预诊分诊,快速准确落实三级预检分诊制度
严格落实三级预检分诊,层层把关,把好预检分诊的每一道关卡。坚持弹性排班,在第一级预检分诊处及时增派人手,由原来的一人增加到两至三人,确保就诊高峰期病人能得到快速准确预检分诊,确保病人能快速进入急诊就诊的同时,不漏掉任何一个可疑病人。同时增加各类标识,粘贴一米黄线,要求佩戴好口罩,一人一诊室等,确保安全防护,减少病人等待时间和交叉感染的机会。
二是成立应急小组,开展全天24小时核酸采集工作
为持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急诊科迅速成立核酸采集应急小组,开展全天24小时核酸采集工作。非发热人群核酸采集室,由原来的早上8点到晚上的7点采集时间,改为24小时采集。通过弹性排班,保证留观和等待住院的非发热病人和陪人都能及时采集核酸,并在4-6小时内报告核酸结果,有效缩短办理入院等候时间。同时核酸采集室外增派人手,指导病人和家长手机自助建卡、开单、缴费、预约采集,缩短排队时间,杜绝病人在炎热天气里等待和交叉感染的机会。
三是注重科学防护,畅通救治“绿色通道”
坚持防控和救治两手抓、两不误,保证急危重症“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合理调配人员、科学分工协作,制定危急重症救治应急方案和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就诊流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救治,严阵以待,有效施策,确保急危重症病人能够优先及时就诊。让“绿色通道”成为快捷、通畅、安全的生命通道。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坚决维护三湘儿童的生命安全。
四是强化应急演练,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屏障
为加强医护之间协调配合工作,保障医疗安全,科室积极组织全体医护、导医、保安开展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处置应急演练,进一步检验了急诊科党支部预案执行和应急处置能力,加深了对科室清洁消毒流程、疑似、确诊病人收治流程、转运流程等的了解,熟悉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处置流程,进一步提高了疫情防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狠抓技能培训,提升职业防护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急诊科作为医院窗口前沿科室,疫情防控不容松懈。党支部强化全员技能培训,系统掌握穿脱防护服、鼻咽拭子采集、七步洗手法、正确配置消毒液及疫源地消毒的工作流程,掌握正确规范的工作要领,切实提高全体员工的疫情防控知识水平,为落实疫情防控举措奠定了坚实基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急诊科党支部持续采取多项措施,抓紧抓实抓细精准防控各项工作,全员投入于医院抗“疫”大局,让党旗在防疫抗“疫”的的战场上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