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
1987年6月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外科正式开科纳诊,普外专业率先成立并建立病房。35年筚路蓝缕,当年的外科已逐步发展成为包括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胎儿与新生儿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11个专科,肝胆、胃肠、整形、创伤、肿瘤、腔镜、尿动力、结石等8个亚专业,以及肾母细胞瘤、肝肿瘤等多个MDT诊治团队的多学科建设体系。目前编制床位460张,有12个专科病房及1个重症监护病房;有手术间25间,全新数字化手术间5间。近5年间开展新技术共计142种,年均手术量22000余台次,其中复杂高难手术 6000余台,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小儿外科疾病诊疗中心之一;是国家重点专科、湖南省重点专科。联合手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等十余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21年成功实施3例肝移植手术、1例肾移植手术。
实力担当,技术领先 35年来,外科在做大优势学科,做精新兴学科,融合交叉学科和细分专业上做文章,逐步引入技术流孕育下的现代医学模式,如转化医学、精准医学、整合医学、人工智能+医疗、循证医学。在国内率先开展腹腔镜技术培训,是全国首批儿童腹腔镜手术培训基地;率先提出联合手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积累了世界最大病例量的成功经验;创造性提出 “足畸形定位诊断”理论,使足畸形部位与手术方式选择有了更好的匹配,成为“湖南经验”在全国推广。连体婴儿分离术、肝移植和肾移植术、复杂肝叶/肝段切除术、门脉发育畸形矫治术、肢体畸形的矫正与重建、严重泌尿系畸形矫治术、复杂性泌尿系结石治疗、低体重低年龄复杂先心病手术、胸壁畸形矫治术、脑肿瘤杂交手术以及多镜联合腔镜手术等在国内颇具影响。成功实施的体重1.2 kg环状胰腺、体重1.42 kg先天性膈疝、16日龄体重5.6 kg对称性胸腹连体儿手术、3月龄体重5.5 kg肝肿瘤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等,显示出雄厚的医疗技术实力。
厉兵秣马,服务病患 35年来,外科以“最佳疗效,最小创伤”为目标,锤炼“精准、精湛”手术技术,打造“精干、精良”医护团队。现有工作人员426名,医生15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6名;博士后3名,博士18名,硕士110名;主任医师23名,副主任医师34名。学科带头人中,获得“国之名医”称号1人,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常委1人,委员1人,在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学组任职副组长及委员十余人。多年以复杂先天性结构畸形的诊治为主打、多学科联合救治为特色,以“团结进取、创新向上、超越自我”的医院精神服务于患者,服务半径突破省级行政区域界限,是立足湖南、辐射全国的儿童外科疾病诊治中心,也是国内专业设置齐全、技术先进的小儿外科疑难危重症诊治中心之一。是湖南省儿童肢体畸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南省儿童性发育不良诊治中心、湖南省小儿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际尿石症联盟儿童尿石病防治中心、美国Trimedyne双脉冲钬激光小儿泌外亚太培训基地。是湘雅泌尿外科专科联盟、湖南省医学会普外专业联盟等挂牌单位 。
强基固本,强化科研 35年来,外科坚持临床工作与科教研同步发展,致力以科研引领学科、培育学科。是南华大学医学硕士联合培养基地、暨南大学博士联合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累计招收硕博士研究生37名,完成34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牵头省内普外、泌尿外科、骨科、肿瘤等多项临床多中心研究,骨科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参与中国儿童骨科多中心临床研究,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近五年间共发表SCI论文60篇,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33篇,核心期刊论文121篇。主编医学专著14本,参编医学教材及其他专著20余本。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8项。是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单位,学组副组长单位,编辑出版中国第二本小儿外科学术杂志、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八方支持,感恩遇见 35年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外科的发展得到了历届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及各专业学组、湖南省医学会及各专业学组以及全国小儿外科同道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其中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为代表的大多数国内外知名小儿外科专家,更是多次亲临指导,热情关心和扶持我院外科的发展。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学科发展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未来,外科将秉持我院“精睿博诚”的院训,立足国家区域儿童医疗中心的创建,团结国内外小儿外科同道,开拓进取,努力奔跑,为小儿外科事业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